寫在前面:學習,發生在教室?還是發生在家里?都不對,發生在我們的認知里。延遲開學并不意味著延遲學習!
延遲開學的消息傳來,大多數同學的反應是:短暫的竊喜+持續的恐慌。尤其是高三的同學,高考就在今年,在家怎么備考?不上課自己復習能行嗎?我們想說:非常時期,在家備考,你可以的!為什么可以?如何備考?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這些都是技術活,需要聆聽專業意見。為此,我們推出“非常時期,在家備考”系列文章,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學習的真諦。也歡迎廣大讀者留言與賜稿,稿件請發送郵箱:289934652@qq.com。
非常時期,各班都采取了線上答疑、網課等形式,方便同學們“停課不停學”,在家高效備考。在這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享有豐富而優質的學習資源是很容易的事情。在家學習的挑戰在于缺少氛圍、缺少監督、缺少針對性的指導。當務之急是,我們一起努力,變“我想學”到“我要學”“我會學”。
每個同學心中都有一個理想自我,都明白只要把自身潛能充分挖掘,將會更有成就感、幸福感;每個同學都會為自己的貪玩、懈怠、磨蹭而懊惱。大家都不想自甘墮落,一事無成。這說明我們都有很高的自我期待,都“想學”,具備“我要學”的前提。即使沉溺于網游的人,也“要好”,只是在現實中實現“理想自我”,費時、費力、見效慢、影響因素更多,不如在網上刺激、直接而已。沉溺游戲是逃避,“要學”“會學”才是通向理想自我的橋梁。
緊跟課堂的日子,“要學”的主動性,經常會與聽課、作業、答疑、考試相沖突,變成“一切行動聽指揮”,個人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受限。在步調相對一致的班級教學中,幾乎沒有完全按自己節奏、策略學習的機會。因此,延遲開學日子,是彎道超越的日子,是自我調整的日子,是探索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大展拳腳”的日子。
除了刷題、整理、深讀教材、課外讀寫、文體活動等活動合理搭配,文科理科搭配,擅長的與不太擅長的科目搭配,有趣的與枯燥的科目搭配之外,還可以嘗試如下方法。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效果指數:★★★★★
通過研究歷年真題,知曉高考難度、考察重點、命題方式、評卷過程;列出自己一模和段考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例如,有哪些盲點、哪些不良的考試心態,哪些似懂非懂,哪些會而不熟;區分哪些事是靠自己能克服的,哪些需要老師當面指導,哪些可以短期攻克,哪些需要常抓不懈;明白自己在哪些科目和哪些題型上有更大的提升空間。據此制定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
/ 網絡小組,互助共勉/
效果指數:★★★★★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互聯網讓同學間實現了“天涯若比鄰”,你可以約若干好友組建QQ群或微信群,每天利用固定時間交流學習計劃或心得。別人的做法可能給你啟發,你的做法也可以在別人的質疑、追問中變得更科學合理。在相互激勵中營造良好氛圍,讓每個人不斷獲得新動力、金點子。
/分項訓練,看到成果 /
效果指數:★★★★★
如果整天做綜合卷,受試卷難度、答案嚴謹性、自身狀態不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可能會因進步不明顯而垂頭喪氣。如果緊盯薄弱環節和模糊區域進行集中訓練,從吃透教材、研究真題、針對性練習,到整理歸納、舉一反三,你就會發現再遇到同類題目更得心應手了,成就感激發不竭動力。
另外,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相關新聞、評論、謠言鋪天蓋地,高三學生不可能也不應該置身事外。危急時刻,我要做理性的思考者和成長中的擔當者、行動者。復習備考之余,可以用批判性思維甄別信息的真偽,研究一些言論的邏輯漏洞和真實意圖,思考提升自己及國人媒體素養的途徑,關心如何在信息公開和社會穩定之間找到平衡,如何調動每一個人積極性等真問題。回到我們自身,看著每天確診和死亡人數的增加,你對生命有了怎樣的感悟?看著醫護人員、警察、愛心人士的辛勤付出,你將怎樣把職業理想與社會價值聯系起來?
我們所學,某一天都會變成社會的需要。我們的品德與才干將決定著別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未來。加繆在《鼠疫》中寫道:“沒有真知灼見,就不會有真正的善和高尚的愛。”非常時期,“要學”“會學”就是在讓世界變得更好。
襄陽四中《非常時期在家備考》系列將陸續跟大家見面!
來源:辦公室 策劃、報道:張德平 審核:劉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