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湖北省示范學校、全國文明校園、中國百強中學……襄陽四中以其優美的校園、齊全的設施、文明的校風、雄厚的師資、卓越的成就,被譽為古城襄陽的璀璨明珠、襄陽教育的閃亮名片、培養精英人才的沃土。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探尋襄陽四中高質量發展的秘訣。
7月9日,北大、清華2022年強基計劃錄取名單揭曉,襄陽有23人被北大、清華強基計劃錄取,其中襄陽四中12人。不僅如此,2022年高考,襄陽四中高分集群、全面開花:物理類600分以上405人,歷史類600分以上97人,特殊招生類上線率達91.3%;學科競賽獲國家一等獎的有9人,全市第一,王昊贏獲得第35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金牌,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大,全市唯一;空軍飛行員復選5人,南航飛行員定選8人,全省第一;靳浩雄榮獲播音與主持藝術方向全省第二名。
襄陽四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秘訣是什么?這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7月10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校園“會說話” 環境優美設施齊全
襄陽四中創辦于1954年,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素有“會說話的校園”的美譽。每年4月初,365米長的櫻花大道上,櫻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到至善廣場參加升旗儀式、在勸學長廊上誦讀、到學海邊看錦鯉嬉戲等,成為學生們美好的記憶。
這里的教學樓典雅大方,教室寬敞明亮,每間教室都配備了智慧黑板、空調等。
高規格的理化生實驗室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條件。學生們在實驗室解剖標本、做化學實驗,探索著未知世界。去年因獲得全國生物奧賽金牌而被保送清華的楊天明說,高中階段,他在實驗室解剖的動植物加起來有六七十種。有一次,他在實驗室備戰全國生物奧賽時,飛來一只鳳尾蝶。于是,他將鳳尾蝶抓來認真觀察,最后依依不舍地放走……沒想到生物奧賽決賽要求參賽者現場解剖一只枯葉蛺蝶。最終,他在全國生物奧賽決賽中榮獲金牌,成為襄陽首位以生物奧賽進入國家集訓隊并保送清華的學生。
周末放假,襄陽四中很多學生不愿意回家,因為這里有吸引他們的圖書館、影院、綠色網吧、體育場館,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場所,過一個充實的周末。
襄陽四中高三年級主任朱天斌告訴記者,年級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選科組合,而這主要得益于齊全的功能室、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等。“劉雨妍在高一時就目標明確,堅定學歷史、考北大的信念,她的選科組合是史地政,在今年高考中考出了657分的高分;王昊贏對化學感興趣,參加了全國化學奧賽,獲得全國第35屆化學奧賽總決賽金牌,被保送北大;學生有家國情懷,又對基礎學科感興趣,就選擇了強基計劃;還有的想逐夢藍天,選擇了考飛行員……”朱天斌說。
此外,襄陽四中學生公寓設施齊全,所有宿舍均安裝有空調和太陽能熱水系統。該校還擁有襄陽市教育系統唯一一家A級學生食堂。
教師“高素養” 學識淵博團結敬業
優異成績的背后,離不開雄厚的師資。襄陽四中不僅有一大批名師,還有徐曙光、程孟良、朱洲、王洪升等金牌奧賽教練,以及曾帶出龔曉曦、周哲愷等全省第一名的名班主任范娜,培養出58名北大、清華學生的“功勛教師”李晉華等。
記者了解到,襄陽四中現有專任教師570余人,在崗正高級職稱教師12人,特級教師10人,隆中名師29人,高級教師270余人,100多名教師先后獲國家、省級表彰和獎勵,獲獎總人數位居湖北省示范高中最前列。
襄陽四中教師不僅專業過硬,而且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謝明鐸和吳加榮夫婦同帶數學,他們既是恩愛夫妻,也是競爭對手,一方的班級考好了,另一方絕不認輸。夫妻倆以校為家,早上6點多到校,晚上10點多回家,5歲的孩子就在辦公室寫作業。功夫不負有心人,7月5日,謝明鐸不斷接到學生的報喜電話:“謝老師,我被清華大學錄取了。”“老師,我被北大強基計劃錄取了。”……吳加榮也不甘示弱,她通過朋友圈向同事和親友報喜:“(30)班目前有6個學生考上北大、清華了,創歷史類班級紀錄,坐等接下來繼續開獎……”
教師愛生如子,總會及時給予學生幫助。“高考前的兩個星期,我因為考試出現重大失誤而情緒崩潰,范娜老師發現我情緒波動,立即約我出來散步。范老師對我說,‘考前波動是正常的,你的努力我看在眼里,你的實力沒有任何問題,現在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拿出霸氣和狠氣拼到最后!’那天下起了小雨,范老師安撫我回到教室,鼓勵我及時調整狀態,備戰高考。”張恩澤說,他在高考中考出了687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
“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逆著光行走,任風吹雨打……”伴著整齊的拍手聲,6月9日下午,高三(29)班教室里傳出陣陣歌聲。歌聲中,臺上的教師眼中泛著淚花,臺下的學生泣不成聲。高中三年發生的一幕幕像電影畫面一樣出現在孫奕璇的腦海中:“朱天斌、劉偉成等老師給予我太多幫助,是老師的肯定給了我前行的勇氣;迷茫彷徨時,是老師的叮嚀指引我正確的航向……”孫奕璇表示,在未來的日子里,她會牢記囑托,任憑風吹雨打,任憑驚濤駭浪,逆光而行!
學生“樂實踐” 活動豐富成長迅速
襄陽四中歷來重視素質教育,長期為學生配送“德育套餐”,秉承“以人為本,普遍激勵”的管理理念,堅持“教師至上,學生至上,質量至上,規則之上”的工作標準,注重人文熏陶,激發內生活力。
因一部MP4起沖突,被告人致被害人重傷……6月1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特殊“庭審”在襄陽四中模擬法庭學生社團活動室開庭。此次庭審的法官、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證人、書記員、法警等,均由學生扮演。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鄒磊、襄陽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梁莉現場觀看了這次“庭審”,并為學生們的精彩演繹點贊。他們稱,學生們很好地展示了庭審全過程,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了深刻的法治教育,教育學生遵從法律、學習法律、尊重法律,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時做一個法律的傳播者,宣傳好法律。
記者了解到,襄陽四中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截至目前,該校共有36個學生社團,模擬法庭是其中之一。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養。
除了社團活動,襄陽四中每年都會開展清明祭英烈、黨史知識競賽、18歲成人儀式、80華里遠足、櫻花節等活動,還組建了襄陽市中小學第一支國旗護衛隊,堅持舉行每周一國旗下講話,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茁壯成長。作家梅潔、奧運冠軍王宗源、“火眼”實驗室總指揮朱師達等優秀校友經常回母校舉辦講座,為學弟學妹們加油鼓勁。
襄陽四中教學質量連年攀升,綜合辦學實力位居全省重點中學前列,每年為北大、清華等高校輸送大量優質生源。僅2022年截至目前,該校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就有25人,有望突破30人。
襄陽四中黨委書記、校長李靜稱,學校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生的未來負責,為學生的一生奠基,讓學生成就最好的自己,努力把學校辦成“學生喜歡、家長信任、老師熱愛、政府放心”的高質量、有特色的現代化學校。
來源:襄陽日報 全媒體記者張麗 實習生張欣怡 通訊員:李小超 張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