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家鄉文明,也為近距離感受考古學的獨特魅力,更好地涵育學科素養與家國情懷,12月28日下午,在校黨委書記李靜老師帶領下,襄陽四中高三年級學生代表驅車前往襄州區武漢大學襄陽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鳳凰咀遺址考古工作站)開展歷史與考古研學活動。
師生代表合影留念
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和鳳凰咀遺址考古工作隊秉持考古既為發現和研究歷史、也為服務當地和服務社會的理念,積極推動公眾考古,對本次研學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余西云教授和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講師袁飛勇老師親自帶隊,分別在鳳凰咀遺址陳列館和遺址發掘現場為我們做了細致的講解。
在鳳凰咀遺址陳列館,余西云院長為大家介紹了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近三年來在鳳凰咀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通過豐富多樣的多媒體展陳,向大家揭示了鳳凰咀遺址——襄陽“城市之根”的獨特魅力,帶領同學們感悟襄陽作為南北文化碰撞交融地帶的特殊內涵,更進一步深化了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認知。在參觀中,同學們還隨時就自己感興趣的文物與史前文化現象同余院長進行了深入交流。
余西云教授為大家介紹陳列館
余西云教授講解中國古代城市建設情況
余西云教授為大家講解襄陽古城的歷史變遷
認真聽講的同學們
在鳳凰咀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袁老師為同學們首先介紹了遺址的布局結構和年代序列,隨后介紹了護城河、城墻、內河道、高臺聚落等重要遺跡,以及這些遺跡對于文明的指征性意義。同學們還來到今年武漢大學考古實習本科生的發掘區,參觀了正在發掘的房址、灰坑、甕棺等遺跡,觀摩了現場的基本考古操作,并與學長學姐們交流互動。
袁飛勇老師為大家講解挖掘現場情況
同學們結合袁老師講解認真觀察現場
李書記在查看考古挖掘收獲
現場參觀結束后,在校黨委書記李靜老師主持下,同學們齊聚鳳凰咀遺址考古工作站二樓報告廳,繼續聆聽由余院長為大家帶來的《考古是什么》講座。余教授從考古學是什么談起,圍繞人類起源與文明起源兩大話題,從考古發現的房址演變反映的家庭與人群關系變遷、聚落演變反映的社會演進等方面,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講解了中國境內主要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與文明的產生過程。同學們積極提問,余院長一一進行了耐心解答,并為同學們送上了2024年高考祝福!
余西云教授作報告
校黨委書記李靜總結講話。李靜指出,走進考古現場,讓書本上的歷史鮮活生動起來,看似枯燥的內容逐漸走入我們的內心,這就是我們開展此次考古研學的意義;但更重要地,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感受到家鄉文化的燦爛輝煌,更進一步地明白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希望同學們在中華文化的滋養中,不斷“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務祖國與人民”!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考古研學活動最終圓滿結束。
李書記總結發言
我校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不斷強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和家國情懷的涵育。歷史學科室堅持發揮學科特色,秉承歷史與文化育人的理念,不斷推進教學與實踐的結合,近年來積極開展如教具制作大賽、“穿在身上的中國——領略‘衣冠上國’的傳統服飾之美”、“身邊的歷史”手抄報大賽等特色活動。
鏈接:鳳凰咀遺址現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處漢江中游、南陽盆地南緣,是一處平面近方形的新石器時代城址,據了解,核心區域面積15萬多平方米,加上周邊附屬遺址,總體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是鄂西北、南陽盆地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等級最高的中心聚落遺址。據鑒定,遺址主體在考古年代上屬于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部分延續至煤山文化,距今大約5300年至3900年,比一般認為的襄陽2800余年建城史還要久遠,刷新了人們對襄陽歷史的認知,是襄陽的“城市之根”;其較為規整的方形城市平面設計,不同等級居住區分區明確的規劃,奠定了中國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同時,鳳凰咀遺址所處位置位于南北文化系統分布交界地帶,也是江漢地區與中原地區來往的交通要道,其興建時間與屈家嶺文化向北擴張進入到中原地區的文化態勢相耦合,應該是屈家嶺文化北進的重要軍事重鎮,對襄陽地區史前南北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也為中國文明多元一體結構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例證。
來源:歷史學科室
報道:李厚剛
圖片:王杰(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大三學生)
審核:張德平